新闻资讯

热门推荐

咨询热线

咨询热线 400-8325-007

热门标签

| 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行业动态

常州车载毫米波雷达人才缺口扩大,智能驾驶车企如何精准招聘?

发布时间:2025-11-13 16:16:15 作者:珏佳常州猎头公司 点击次数:2

作为长三角智能驾驶产业核心承载地,常州近年来聚焦车载毫米波雷达等关键零部件领域,形成了以经开区、武进高新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。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和智能驾驶从 L2 向 L3 进阶,车载毫米波雷达作为环境感知核心部件,市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,随之而来的是人才缺口持续扩大,成为制约常州智能驾驶车企发展的关键瓶颈。如何精准破解招聘难题,抢占人才高地,成为车企亟待解决的核心课题。


一、人才缺口扩大的核心原因

1. 技术复合型需求凸显

车载毫米波雷达融合射频电路、信号处理、AI 算法、汽车电子等多领域技术,要求人才兼具硬件开发与场景落地能力。目前行业内既懂核心技术又熟悉汽车行业规范的复合型人才稀缺,高校相关专业设置滞后于产业发展,人才供给难以匹配市场需求。

2. 产业集聚加剧人才竞争

常州已聚集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及毫米波雷达研发企业,产业集群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入驻,导致区域内人才竞争白热化。同时,上海、苏州等周边城市的产业虹吸效应,进一步加剧了常州本地人才争夺压力。

3. 技术迭代加速人才断层

毫米波雷达技术正朝着高分辨率、多模融合方向快速迭代,对人才的技术更新能力要求极高。现有从业人员中,具备前沿技术研发能力的资深人才占比低,青年人才培养周期长,形成明显的人才断层。


二、智能驾驶车企精准招聘的实战策略

1. 锚定复合型人才画像,精准定位需求

车企需打破 “单一技术维度” 招聘思维,明确人才核心能力模型。除了射频技术、算法开发等专业技能,还需关注候选人对 ISO 26262 功能安全标准的理解、智能驾驶场景化落地经验。例如,常州某头部新能源车企招聘雷达算法工程师时,将 “多传感器融合调试经验”“整车厂项目交付经历” 作为核心考核指标,通过精准画像筛选,招聘效率提升 40%。

2. 拓展多元化招聘渠道,打破地域局限

  • 深耕专业猎头合作:借助专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猎头机构精准匹配人才,如珏佳猎头公司深耕常州本地产业多年,积累了海量车载毫米波雷达核心人才资源,能快速响应车企紧急招聘需求,缩短招聘周期。

  • 布局行业技术场景:参与国内毫米波雷达技术峰会、智能驾驶产业论坛等活动,通过技术分享、圆桌讨论等形式触达目标人才,实现 “以技术吸引技术”。

  • 激活内部推荐机制:设立专项人才推荐奖励,鼓励现有技术骨干推荐行业内优质人才,利用熟人背书提高招聘精准度和到岗率。

3. 校企联合定向培养,搭建人才储备池

常州拥有江苏理工学院、常州工学院等多所高校,车企可与高校共建 “车载毫米波雷达专项实验室”,开设定制化课程,将企业实际项目融入教学环节。例如,常州某雷达企业与江苏理工学院合作开设 “智能传感技术定向班”,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研发,毕业后直接入职,实现 “招生即招工、毕业即就业”,为企业储备了稳定的青年人才梯队。

4. 优化人才留存生态,降低招聘成本

招聘的核心不仅是 “引进来”,更要 “留得住”。车企需建立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,为毫米波雷达人才提供技术升级培训、项目研发自主权等成长空间。常州某新能源车企设立 “雷达技术创新基金”,鼓励人才开展前沿技术攻关,同时提供与一线城市接轨的薪酬福利及本地人才补贴,人才留存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35%。此外,打造开放的技术交流氛围,定期组织与行业专家的学术研讨,也能有效提升人才归属感。


三、结语:以人才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

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的竞争,本质是人才的竞争。常州智能驾驶车企要破解招聘难题,需从 “被动招聘” 转向 “主动布局”,通过精准画像、多元渠道、校企共育、生态留存的全链路策略,构建核心人才壁垒。

珏佳猎头公司深耕常州智能驾驶及汽车电子领域,凭借对产业技术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储备,为车企提供 “精准匹配 + 快速响应” 的招聘解决方案,助力企业高效抢占人才高地。未来,随着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,常州有望通过人才集聚形成技术创新优势,推动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

本文标签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