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热门推荐

咨询热线

咨询热线 400-8325-007

热门标签

| 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公司新闻

常州高技术与支柱产业紧缺人才生态:珏佳猎头助力智造名城升级突破

发布时间:2025-10-09 09:04:18 作者:珏佳常州猎头公司 点击次数:3

作为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、“中国智能制造名城”,常州依托“532”发展战略,以高端装备、新材料、新能源三大支柱产业为根基,在新能源汽车、工业机器人、集成电路三大高技术领域形成“技术突破+量产落地”优势。全市拥有1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、58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产业升级催生了“高端研发人才紧缺、技能型工匠不足”的结构性需求。珏佳猎头深耕常州产业赛道,通过精准寻访与定制化服务,为企业破解“引才难、留才贵、适配慢”的核心痛点。

 

一、核心产业布局与紧缺人才画像

 

常州产业围绕“智造引领+集群协同”形成特色格局,高技术与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紧扣“新能源突破”与“装备升级”两大主线,呈现鲜明的“硬核制造”特征:

 

(一)高技术领域:新能源与智能装备研发人才缺口显著

 

1. 新能源汽车产业:以武进国家高新区、金坛经济开发区为核心,覆盖“动力电池、新能源汽车整车、车规级零部件”,需“动力电池电芯研发工程师、整车电控系统工程师、车规级芯片应用工程师”,尤其缺“固态电池电解质研发、800V高压平台集成”人才,70%企业需从深圳、上海跨区域引进核心研发团队;

2. 工业机器人产业:聚焦新北高新区(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),需“机器人本体结构工程师、伺服电机研发工程师、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工程师”,具备“人机协作安全设计、多机器人协同调度”经验者尤为稀缺;

3. 集成电路产业:以钟楼经济开发区为核心,主攻“功率半导体、射频芯片、传感器”,需“功率芯片设计工程师、晶圆外延工艺工程师、芯片封测工程师”,懂“车规级芯片可靠性验证(AEC-Q100)、MEMS传感器量产工艺”的人才供给不足。

 

(二)支柱产业领域:升级型与技能型人才双缺

 

1. 高端装备产业:围绕轨道交通装备、农业机械、智能印刷设备,需“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工程师、智能农机导航算法工程师、高精度印刷设备调试工程师”,持有“国际焊接工程师(IWE)、数控高级技师”资质者备受青睐;

2. 新材料产业:依托中简科技、常州大学等平台,主攻“高性能碳纤维、特种工程塑料、电子信息材料”,需“碳纤维原丝研发工程师、高分子材料改性工程师、光刻胶合成工程师”,兼具实验室研发与量产转化能力者稀缺;

3. 新能源产业(光伏/储能):以天合光能为龙头,覆盖“光伏组件、储能电池、储能系统集成”,需“光伏电池效率提升工程师、储能系统BMS研发工程师、储能电站运维工程师”,懂“钙钛矿光伏叠层技术、大规模储能调度”的人才缺口大。

 

二、人才供需、薪酬与流动现状

 

常州人才市场呈现“新能源人才流入快、传统装备人才稳、高端研发人才缺”的特征,人才流动性随产业热度与层级差异明显:

 

(一)供需格局:结构性矛盾突出

 

- 高技术研发人才:新能源汽车、工业机器人领域人才供需比达1:6.3,博士级电芯研发、机器人算法人才本地供给率不足15%,85%企业需通过异地招聘填补缺口;

- 技能型工匠人才:高端装备、新能源领域“精密调试师、模具工程师”供需比超1:5,冷作钣金工、智能设备运维师等岗位“月薪过万仍难招”,年轻人不愿进入制造车间导致技能人才断档;

- 跨界复合型人才:“工业AI+机器人”“数字孪生+装备”等跨界岗位供需比达1:6.8,成为企业招聘最大难点,如“机器人视觉引导工程师”平均招聘周期超3个月。

 

(二)薪酬水平:新能源领域溢价高,技能人才薪资倒挂

 

- 高技术研发人才:动力电池电芯研发工程师年薪38-75万元,工业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年薪35-68万元,车规级芯片设计工程师年薪40-80万元,头部企业配“项目奖金(占年薪15%-25%)+股权激励”,核心研发岗薪资接近一线城市水平;

- 技能型人才:精密设备调试师月薪1.2-2万元,模具工程师月薪1-1.8万元,远超普通文职岗位(4500-6000元/月),形成“蓝领薪资超白领”的倒挂现象;

- 管理型人才:技术总监、研发负责人年薪55-120万元,兼具“技术深度+量产经验”者薪资溢价达40%,如新能源企业技术负责人年薪普遍超80万元。

 

(三)流动特征:新能源人才净流入,高端人才稳定性强

 

- 新能源领域:2023年人才净流入率达18%,60%来自深圳、上海、合肥等新能源产业成熟城市,“产业集群+政策补贴”成为主要吸引力;

- 高端研发人才:核心研发岗留存率超80%,50%以上从业者计划留常发展5年以上,薪资涨幅(平均55%)与产业前景是主要留存因素;

- 技能人才:一线技工流动性较强,企业年度人员流失率约25%,工作强度大、职业晋升通道窄是主要流失原因。

 

三、常州人才政策:“常爱人才”计划聚才留才

 

常州围绕“安居、补贴、成长”构建全链条人才保障体系,精准匹配智造产业需求,政策力度居长三角同类城市前列:

 

- 安居保障:博士享30万元安家补助+最高50万元购房补贴,硕士享10-20万元生活补贴,35周岁以下高校毕业生可申请“人才公寓(免租1-3年)”或每月800-1500元租房补贴,高层次人才可优先购买“人才共有产权房”(个人产权比例不低于70%);

- 引育补贴:企业引进新能源、工业机器人领域高端人才可获最高30万元引才补贴,人才获“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”奖励3000-30000元,参与“揭榜挂帅”项目可获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;

- 成长支持:建设“常州智能制造人才学院”“新能源产业产教融合基地”,推动天合光能、中车戚墅堰所等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建“订单班”,2023年新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10.2万人、博士超8000人,技能人才培训补贴覆盖超10万人次。

 

四、珏佳猎头常州产业实战案例

 

案例1:新能源企业——固态电池电解质研发工程师

 

- 需求:某武进高新区动力电池企业需4年以上固态电池电解质研发经验,熟硫化物/氧化物电解质合成,能解决“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”问题,2个月到岗支持车企预研项目;

- 方案:1. 需求拆解:核心是“量产级电解质研发”,排除仅做实验室研究的候选人,重点考察“电解质与电极界面兼容性”经验;2. 资源定向:挖掘深圳、合肥固态电池研发企业“有车企合作经验+回长三角意愿”人才,联动常州大学材料学院合作团队;3. 适配验证:通过“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测试”,要求室温电导率提升至10-3 S/cm以上;

- 结果:候选人1.5个月到岗,研发的硫化物电解质电导率达1.2×10-3 S/cm,帮助企业完成某新能源车企固态电池预研订单,后续获“揭榜挂帅”项目补贴200万元,同步委托招聘3名材料测试工程师。

 

案例2:工业机器人企业——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工程师

 

- 需求:某新北高新区机器人企业需3年以上运动控制算法经验,熟六轴机器人轨迹规划与动力学建模,能将“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从±0.05mm提升至±0.03mm”,1.5个月到岗;

- 方案:1. 需求拆解:核心是“高精度轨迹控制+量产适配”,重点考察“算法优化、实时控制”经验,排除仅做理论算法的候选人;2. 资源定向:挖掘上海、苏州机器人企业算法人才,突出常州“产业集群+人才公寓”优势;3. 适配验证:通过“六轴机器人轨迹跟踪测试”,要求轨迹误差降低40%以上;

- 结果:候选人1个月到岗,优化后的运动控制算法使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达±0.028mm,产品中标某汽车零部件企业150台采购订单(合同额超800万元),企业签订年度人才合作协议。

 

案例3:高端装备企业——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工程师

 

- 需求:某钟楼区轨道交通企业需4年以上牵引变流器设计经验,熟高铁/城轨牵引系统拓扑结构,能解决“牵引系统功率密度低”问题,2个月到岗支持新车型研发;

- 方案:1. 需求拆解:核心是“高功率密度牵引系统设计”,重点考察“IGBT模块集成、散热方案优化”经验;2. 资源定向:挖掘株洲、青岛轨道交通企业“有高铁牵引系统研发经验”人才,结合常州“技能补贴+产教资源”吸引;3. 适配验证:通过“牵引变流器功率密度测试”,要求从5kW/L提升至7kW/L以上;

- 结果:候选人2个月到岗,设计的牵引系统功率密度达7.5kW/L,满足新车型轻量化需求,帮助企业拿下某地铁公司3亿元订单,后续追加招聘2名系统测试工程师。

 

五、珏佳猎头常州服务优势

 

1. 产业深耕能力:组建7人常州专属团队,均有3年+本地智造产业服务经验,熟悉武进、新北等核心园区政策与龙头企业需求,建立“高技术研发+技能工匠+跨界复合”三维人才库(超1.6万人),精准匹配“企业技术需求+人才职业规划”;

2. 跨区域引才网络:联动长三角、珠三角新能源与智能装备产业集群,搭建“长三角人才流动通道”,针对研发人才突出“产业前景+政策补贴”,针对技能人才强调“薪资优势+职业晋升”,引才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0%;

3. 定制化解决方案:为初创科技企业提供“核心研发岗寻访+政策解读”,帮企业申请引才补贴降低成本;为成长期制造企业批量搭建技能团队,通过“岗前实操培训”缩短上岗周期(平均缩短15天);为成熟期企业猎聘高管,同步设计“股权激励+项目补贴申请”方案,提升人才留存率。

 

常州正处于“从‘制造’向‘智造’跨越”的关键期,人才是支撑智能制造名城建设的核心动能。珏佳猎头深耕本地产业特性,既破解“高端研发人才跨区引育”难题,又填补“技能工匠”缺口,更通过政策适配实现“企业降本+人才留常”双赢。若您的常州企业面临高技术或支柱产业人才困境,珏佳将提供定制化寻访方案,助力企业在长三角智造竞争中抢占先机。


本文标签

相关文章